本文转自:人民网-上海频道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
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实习生 杨岚婷
从党群中心党务工作者转变为街区书记,陆春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她坦言,刚开始走访时,最怕遭遇“门难进、脸难看”的尴尬处境。
不过,陆春芳并未退缩。为密切联系商户,街区发放了印有她手机号的服务联系卡。这意味着,她的电话随时可能响起,各种未知的难题和挑战将接踵而至。
自2024年担任半淞园路街道乐居街区二党支部书记以来,陆春芳以党建为引领,逐渐打开了街区工作局面,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深刻内涵。
接诉即办,快速响应解商户之忧
接过街区书记的担子,陆春芳和很多基层新手一样,心里直犯怵。“我担心电话来了,我却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。”然而,“无门牌号”一事的妥善处理,让她不仅感受到了“被需要”,也深刻认识到街区工作的不可或缺性。
向商铺发放走访服务联系卡。(右一为陆春芳)
“您是陆书记吗?我们店面没有门牌号,快递送不进来,严重影响了店铺的经营。”西凌家宅路上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因为没有门牌号焦急万分,通过服务联系卡联系了陆春芳。
得知情况后,陆春芳立即通过西凌家宅商居联盟群求助,并迅速联系属地派出所。在派出所的指导下,给出了“报备+打印临时门牌号”的解决方案。
“有事情及时迅速响应,这就是‘接诉即办’,将正常流程需要至少5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小时。”陆春芳自己都没想到,效率会这么高。她直言:“我们要让商户群众感受到,有问题通过联系卡找我们,真的管用。”
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还有一次,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因店招螺丝松动,担心台风天发生危险,却苦于找不到维修人员。陆春芳得知后,迅速联系网格和管理办,第二天就安排了维修人员上门处理。
“我只是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。”随着走访的深入和网格力量的加入,陆春芳开始大展身手:“从有人帮忙去解决到我可以自己协调解决,我做事情的‘底气’足了,也不畏难了。”
关注新就业群体,让街区治理更有温度
在常态化走访的过程中,乐居街区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
“我们辖区内有家叮咚买菜,他们站长和我反映,原先的食堂距离他们有点远,还有些优惠套餐是错峰推出的,问我能不能帮忙解决。”陆春芳将这一需求放在了心上。在走访中,她发现距离配送站不到100米,有一家新食堂——宜德饭堂。
经过积极有效的沟通,宜德饭堂为快递、外卖小哥定制了专属优惠套餐。“一共推出了5套小哥套餐,菜品丰富多样,覆盖时间段延长,还有免费的茶水供应。”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小哥们的就餐难题,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街区的温暖。
“除了为小哥们提供了实惠的套餐,让他们吃得好吃得饱,我们街区也进行了回馈,给饭堂制定了海报进行宣传。”陆春芳笑着说。
三八妇女节,慰问叮咚买菜女性职工。(右一为陆春芳)
此外,针对站点流动性大的问题,街区予以积极对接,通过官方发布平台、春风行动等多种渠道,为站点发布招聘信息,解决临时缺人的问题。
细水长流,街区治理仍需修炼“内功”
为破解“油烟扰民”的问题,西凌家宅作为黄浦区无感街区试点,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。
无感街区创建中,走访西凌街区问需求送服务。(中间为陆春芳)
“从减少检查开始,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。”陆春芳介绍,通过后台上传油烟清洗台账等方式,减少对商户的监督打扰,提高了监管效率,让商户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经营中。此外,还推广了明厨亮灶项目,使后厨操作透明化,增强消费者的信任。
在深化“一个支部一件实事”机制方面,乐居街区党支部与黄浦区生态环境局机关在职党支部共同发布了“共筑‘绿’居梦”环保服务项目;引入网格内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,开展“爱吾乐居服务日”活动,为街区治理贡献力量;推出“乐居同心共融”暑期研学营,定向解决新就业群体家长“看护难”“暑托班难抢”的问题。
担任街区书记以来,陆春芳愈发自信从容。“以前商户不太理解我们的工作,现在通过一遍遍走访和交流,我们逐渐熟络起来了。”
不过,挑战依然存在。如何与335家商铺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良好关系,是她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。陆春芳说:“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,通过网格和共治联盟扩大影响力。”
“街区治理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民生工程。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,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和空间,让街区和网格逐渐成长。”陆春芳坦言,要做好一名街区书记需要修炼“内功”,提升链接资源的能力,同时,也期盼能有更多“走出去”的机会,学习其他街区的成熟经验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,让街区治理更有温度和活力。(受访者供图)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